close

幸福就是:不去秤斤論兩付出多少,單純計較是否作到最好。

 

聽起來像是傻了的一部曲,用句簡單的話說就是「施比受更有福」,雖然這句話已經被延伸,拿來佔別人便宜、或是開玩笑居多,但是「行動」、絕對是讓個人找到幸福的不二法門。不管外表再怎麼出色、家世背景再怎麼顯赫、個人事業再怎麼成功,我想我們必須重新去思考,幸福並不是靠外在事物、堆積出來的假象及感受;而是一種由內至外、主動爭取的美妙體驗。

 

或許我們都已不記得自己孩提時期的狀況,但相信早年經驗的我、從透過現在小孩子的模樣看到了:其實從小我們就已經被教導、而且學會了去跟別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。長輩教育我們,做人不可以自私,有東西要懂得分享給別人,這樣別人也會願意把東西分享給自己。長大後,當我們去逗小孩子時,常會不自覺的問說:那要不要分給我一點?小孩子都會很大方分享他們所擁有的東西,從糖果、玩具、到去學校上課的點點滴滴,如果我們不收、不聽他們說的話,他們還會生氣,好像我們拒絕了他們的東西、是一種不喜歡他們的表現。

 

「如果我有兩株幸運草,我會分你一棵;如果我只找到三棵,我會一直找下去,直到我找到第四棵;那如果我找到兩棵毒草,你會要一棵嗎?」 這是我高中學長的BBS暱稱、相當有趣的一段話。對別人付出,其實一點都不困難,因為這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且習慣的,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們的付出、好像越來越容易被打退票。滿心歡喜的跟家人分享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事,小時候爸媽會覺得真是有趣、還鼓勵我們要好好跟朋友相處;長大後聽到類似的事,爸媽卻告訴我們那些壞朋友不要跟他們往來,專心唸書比較重要。心血來潮的打電話找朋友一起去打球,小時候朋友真是情義相挺,沒有打到用餐時間絕不休息;長大後聽到相同的邀約,朋友開始出現許許多多的理由,我工作很累想睡覺休息、我另一半說不准我出門、最近沒什麼錢還是少出門的好,再打電話找別人看看吧。怎麼能夠,小時候跟長大後、差這麼多?心中開始出現許多的不解,我給的跟以往一樣,至少、不是一棵毒草。

 

當一個人被拒絕慣了,漸漸的會去比較、甚至是吝嗇付出,我想這是全世界都該感到難過的事。一個願意對別人付出的人,其實是很幸福的,因為這樣的一個人,不是因為傻、而是知道世界上還有很多人需要幫忙,而自己只是盡其所能的、作到能夠幫忙的部份;因為這樣的一個人,不是因為有錢、而是知道自己需要的東西夠用就好,剩下的拿去捐給或送給有需要的人,東西也可以發揮它被製造出來的價值;因為這樣的一個人,不是因為不懂得什麼叫被拒絕、而是知道很多人其實是不好意思,去收下自己送的東西,認為他們自己不配擁有、也不知道該如何報答?但是他們卻比任何人,都還需要這些東西。付出的東西不見得是實質的、也可以是虛擬,把好吃的東西分享給朋友、將零錢隨手放進便利商店的箱子、打通電話給自己的親人或朋友關心他們近況、對幫助到自己的人表達謝意,不論是公車司機、賣衣服的小姐、或是職場上的同事,特別是跟自己居住在一起的家人。一個願意對別人付出的人,在這世界上、並不孤單;因為懂得去對別人付出的人,別人也會很願意對自己付出。

 

然而隨著年齡的成長,認識的人多了、看事情的角度也變深變廣,我們對別人的付出、還多了份「取捨」。這份取捨可以攸關於我們與另一個人的關係,是家人、朋友、同事還是另一半;可以取決於我們與對方的交情,是常聯絡的親人、幾十年的死黨、還是學校畢業後就沒聯絡,結果打電話來是為了要介紹保險的同學;更可以根據過往的經驗,與當事者的互動中,去決定我們是否要為對方付出。其實我相信,我們並不會太計較、對於自己主動且願意付出的那個人,只是心中的那座天平難免失衡,希望對方至少也擺一些東西在上面、而不是讓我們連左右為難的機會都沒有;漸漸的,自己也成為了、只想等別人對自己付出的那類人。

 

相較於前者,而那些只懂得接受、但不願意對別人付出的人,其實生活是很痛苦的。他們永遠不能瞭解對別人付出時,可以得到的愉悅、被感謝的美好,只會埋怨為什麼別人不能給他們更多?他們永遠像是不通情理的會計員,去斤斤計較某某某對誰說了幾句鼓勵的話、但是當對到自己的時候,卻像是找自己麻煩似的,打氣的話語全成了諷刺的建議;他們永遠都像是個守財奴,不論是在銀行的存款簿還是網路交友的人氣值,若有稍微下滑、或是跟平常不太一樣的出入,便像是得了失心瘋般的、追根究底,一定要找出問題在哪裡。而我們需要去羨慕這些、看似永遠都只要接受別人付出,自己卻可以不用作任何回報的人嗎?我想,我們應該作的、是為他們的行為感到傷心難過,以及慶幸我們並不像他們。

 

「學習付出」是一種體悟、「學會付出」是一種知足、「願意付出」是一種幸福。從開始學習付出,我們體悟到每樣事物都有它存在的價值、到學會付出,表示我們知道了自己已經擁有足夠的,其餘就跟別人分享吧、而當願意對別人付出,這代表的是:我們具備了愛人的力量,因為有愛,所以我們才能夠願意去對他人付出。去計較付出多少、得到回報多少,是沒有意義的,因為我們永遠不是對方,無法確認是否給予的、就是對方所需要的,與其如此,倒不如從自身做檢視,每一次的付出,是否作到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最好?還是單純數大便是美,把東西通通丟出去、再自我催眠的說,我已經給對方我能給的了,剩下的有問題都與我無關。不作計較、不求回報、不是傻子;反之,越去計較就越捨不得付出、越求回報就越捨不得付出、才是傻子。想過個幸福的人生,那就從學習付出開始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akoibruce 的頭像
    kakoibruce

   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

    kakoibru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